42k followers 123 artículos/semana
评论|江棋生:简评关于俄乌战事的三种观点

2022年2月24日爆发的俄乌战事,已经持续两年多了。这场必将重塑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的热战,一直牵动着亿万地球村民的心。在胶着多时的俄乌战事面临新的转折点之际,作为一名高度关注这场热战的中国人,我想对简体中文网络上的三种不同观点,作一些简要评述。 第一种观点,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、俄罗斯问题专家冯玉军先生所表达。 前不久,冯教授在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,题目是:俄罗斯在乌克兰必败无疑。这篇文章是两年多来冯教授观点的最新提炼和汇总;这些天来,尽管该文时常遭遇不期而至的封禁,但在简体中文网络上仍有比较广泛的传播。 冯教授的观点明白清晰,他把俄乌战事称为俄乌战争:一场俄罗斯发动的侵略乌克兰的战争;一场乌克兰抵抗入侵、保家卫国的战争。冯教授毫不含糊地断言:在这场俄罗斯发动的战争中,等待俄罗斯的将是不可避免的失败。最终俄罗斯将撤出包含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乌克兰领土,其核打击能力也无济于事。乌克兰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其抵抗入侵的决心和力量粉碎了俄军事强国的神话。乌克兰未来将从废墟之上重建和崛起。待战争结束,乌克兰可以期待更快加入欧盟甚至北约。...

Mon Apr 29, 2024 18:28
睽违5年 习近平将再赴欧洲访问

中国外交部本周一宣布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自5月5日起,赴法国、塞尔维亚以及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。这是习近平睽违5年再次访问欧洲,此行的政策背景引发舆论关注。 习近平即将访问欧洲 人们关注和期待什么?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4月29日宣布,习近平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、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、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,将于5月5日至10日赴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。 对此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一在例行记者会回应表示,此次访问是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,对推动中国同法国、塞尔维亚、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他说,访问期间,习近平将同马克龙举行会谈,就中法、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。两人还将赴外地举行活动。...

Mon Apr 29, 2024 18:28
台湾国民党立委访中 中国再派军机扰台

近日,台湾的立法院国民党党团总召集人傅崐萁率团访问中国大陆。返台后,傅崐萁称其破冰之旅成果丰硕。但与此同时,中方再次派出军机扰台,中国军机进逼台湾北海岸最短距离只有四十公里。 马英九返台 对习近平引用统战话术惹争议 习近平再会马英九谈统一 民主与专制能否融合? 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 习谈家国团圆 马提九二共识 来自花莲的国民党籍立委傅崐萁4月26日率领16位国民党籍立委访问中国大陆,期间,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傅崐萁一行。王沪宁表示:“我们都是中国人,都属于中华民族,是一家人,一家人就应该常来常往、经常交流,越走越近、越走越亲。” 该访团回到台湾后于周一(29日)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,表示此行斩获五项成果,包括福建到台湾全面开放观光、开放文旦等农渔产品进入大陆市场、两岸和平破冰顺利成功、中国大陆宣布开放三十个主要城市海空直航台湾、中国大陆宣布开放二十个主要城市居民网络办理赴台证等。...

Mon Apr 29, 2024 18:28
评论|陈破空:对布林肯谈话,习近平活在另一个世界

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的最后一天,4月26日,习近平以“最后才决定”的矫情,出面会见。像去年一样,习居中坐正位,让其他中美官员分坐左右两列,故意彰显他的帝王之尊,定于一尊,唯我独尊。会见中,习近平发表了一番谈话,照例是照稿读。党媒刊出要点,从中可窥见习近平特有的视野局限和思维逻辑怪圈。 习近平说:“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。45年的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,给了我们不少重要启示:两国应该做伙伴,而不是当对手;应该彼此成就,而不是互相伤害;应该求同存异,而不是恶性竞争;应该言必信、行必果,而不是说一套、做一套。我提出相互尊重、和平共处、合作共赢三条大原则,既是过去经验的总结,也是走向未来的指引。” 头几句是旧话重复、老生常谈。所谓“应该言必信、行必果,而不是说一套、做一套。”全世界都知道,这应该是对中共自己的忠告。习近平拿来影射全球最具信用的民主大国--美国,究竟是他真的那么以为呢?还是对内宣传的需要?如果是前者,再次证实他的认知障碍;如果是后者,不免太假,忽悠技巧太老旧。...

Mon Apr 29, 2024 18:09
评论 | 胡平: 推荐徐友渔新著《革后余生——从牛津大学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》

我热烈地向读者推荐徐友渔先生的新书《革后余生——从牛津大学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》(台北,渠成文化出版,2023年12月)。1999年,徐友渔出版过一本《蓦然回首》(河南人民出版社)。这本《革后余生》可以说是《蓦然回首》的姊妹篇。 《蓦然回首》从作者的童年回忆写起,写到1966年高中毕业,然后把主要篇幅写到他如何参加文革,一直写到下农村插队落户,写到1971年林彪9.13事件。这本《革后余生》则是从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,恢复高考写起。徐友渔先是考上大学本科,一年后又考上研究生,1986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;一直写到2014年5月,他因在北京召集纪念六四25周年座谈会被当局逮捕,关进北京市第一看守所,6月5日获释为止。这两本书合在一起,就是一部完整的自传。 我和徐友渔是老朋友。我们之间的友谊至今已有57年。...

Mon Apr 29, 2024 17:30
评论 | 易富贤:中国内需不足、产能过剩的三大原因 易富贤

最近美国财长珍妮特·耶伦、德国总理奥拉夫·朔尔茨、美国国务卿安东尼·布林肯相继访华,都提到中国的产能过剩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产能过剩的? 独生子女政策破坏经济稳态 1980年的《公开信》认为人口增长“增加抚养费”,“为就学、就业增加困难”,因此需要通过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减轻就业压力、降低总抚养比。总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(0-14岁)和老年人口(65及以上)与劳动适龄人口(15-64岁)的比值。 此后很多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也认同这些理由,比如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,“宁要老龄化,也不要不充分就业”。其实“人口多导致就业压力”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“落体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”的理论一样荒谬。 王丰、蔡昉等人口学家将计划生育减少儿童而降低总抚养比称为“人红利”,认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15%,对人均GDP的增长贡献了26.8%。事实上,这种总抚养比下降不是人口红利,而是人口高利贷,因为破坏了经济稳态。...

Mon Apr 29, 2024 16:28

Crea tu propio feed de noticias

¿Listo para probarlo?
Comienza una prueba de 14 días, no es necesaria tarjeta de crédito.

Crear cuenta